) a6 W2 g1 W3 x* ]: \
2008 年 7 月 18 日
- f4 x2 z4 b- o3 P' G3 V- H , \5 \* m+ z3 p4 q% d: z, d! w! `" x
2 D" @7 y# d. u1 O: l
其實很早就想要寫這篇文章的,因為陸陸續續都有朋友詢問美美是去哪兒找資料才能整理出這麼多「週末活動預告」。
4 t5 ]! v1 l& G; x" X
8 d+ n! |1 F5 M ^如果把地點從「美國灣區」換成「台灣台北」,要如何得知週末有哪些活動呢?很簡單,而且管道來源很多,是不是?看電視廣告、電視新聞報導、報紙、雜誌、在路上看到活動海報、聽朋友說、上網查詢 … … 方法真的很多。就是從生活上捬拾皆是的資訊中得知,而且多到要篩選一下呢!* q1 N/ T: \( V a+ D
& Y, z# R# t7 Q' t( y4 ~8 K) Y不過,來到美國後,語言的關係,連我也是,只要不是特別認真去搜尋資料,那些我們在台灣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資訊,都不會跑進耳朵,就像頻道的波率沒有調準,接收不清楚。- @6 s1 h; d& B$ d& g5 L3 o% {
, ~4 P0 l8 H3 B* j, n* ^4 Y ' @. W- j4 j) T* S1 m! {+ E& `
所以,還是簡介一下我找灣區活動的方法:. g6 i, \9 G9 w; _/ d
7 ~/ Q, z$ ~$ L' v# W● 免費書報雜誌:散佈在各地都有很多免費書報雜誌,隨手拿一份,都能看到很多活動資訊,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:
9 k( J' }- s/ K- c2 }* r" L 0 @. a; G8 q0 B
◎「The Wave Magazine」:這是雙週刊,內容有很多餐廳的折價券(我都會翻一翻,以免錯過好康的)或介紹灣區生活資訊。其中有一個專欄是「50 Ways to Leave Your Sofa」,會整理出來二週內的灣區活動。( I! C1 o- j0 m. ^7 ~, v7 T. ]; p
1 @, d8 q6 ]% k! m) B) q
◎ 「Metro」:這是週刊,有很多廣告(哈哈,連 0204 那種廣告也很多),也有整理出灣區活動、電影、藝文新聞等。. T" G. R3 s% \( {
" J7 d v1 q+ \2 {+ o, W ◎ 各城市的免費地方報:我比較常拿的是「Palo Alto Daily News」、「Palo Alto Weekly News」(一週有雙刊,若住在 Palo Alto 會送到府)、「Mountain View Voice」(週刊)、「Daily Post」(這個好像是最近才出現的報紙,比較偏向 Palo Alto & San Francisco)。在這些免費地方報上,有的有整理週末活動,有的有各活動的大版廣告(廣告愈大篇幅的,表示活動愈盛大)。! F! \! `( H& g2 M2 H$ I- W
5 S% g# X! n o& |' }
9 U# u7 l: j$ B. [● 訂閱報紙:
- ]( c# x' r. L: _ f+ P# ?8 \5 R! ^ 5 k, O' k/ u7 q; x5 r
◎ 「San Jose Mercury News」:我以前有訂過「San Francisco Chronicle」,但還是覺得「Mercury News」比較多南灣這兒的消息。「Mercury News」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訂閱,好幾年前,我是用每週七天一塊美金的價位訂報的,現在物價上漲,報費變成「八週 US$13」,但還是很便宜啦(一週七天份送到府的報紙才約一塊半美金呢),希望大家都能訂份報紙,習慣看英文報,融入這兒的生活。每週四隨報有一個「Eye - Entertainment Guide」的,有整理出灣區活動,各種藝文活動,是我一定不會錯過的資訊來源。
$ S( X- j' ?9 |/ e: ]$ I% z 7 W' |) i' I+ c/ f( `+ H
) H2 m- Y. g" m( b" ^
● 電視新聞或廣告:
1 h+ s. a4 W, E& {% y
; X0 Z& n p7 K& | ◎ 「KTSF 26 台」:華語電視台,在各節目中間,偶而會有活動的廣告。在每星期五晚間十點的「國語新聞」的最後(約 10:50pm),會播報舊金山灣區週末活動,只有短短幾分鐘,但以舊金山市區主。" v( P% u6 X$ n" J, ~
6 t+ h4 t% d. p4 ]0 c! L- L
: ^. [& c* A W( d; I● 上網查詢:
- c- k8 |- R- E6 G0 [! q8 c6 ?$ ^
# b+ o8 \* O; l" J ◎ 「Zvents」:我喜歡它的圖形介面,網頁的整體感覺比較好,看起來比較不費眼力卅又不用大腦(哈哈)。我都是查詢「Fairs & Festivals」那一欄,預設居住的城市,再選取未來七天的活動,就一目瞭然囉!! J! V9 X. u, ?# C% b' l
3 i2 G7 M2 C- i" w, b+ R* N ◎ 「SFGate.com」與「mercurynews.com」:這幾個網站也可以線上查詢週末活動。
`8 @4 { y( c2 B; }! H$ z8 H. u- t / w! G. K( T) p7 c9 F" C# N
" B* p5 R) u6 x( Y
q( e: s& D& U. r6 F7 @" _' \英語不是我的母語,所以我通常得花不少時間來查詢與過瀘這些資料,不過,因為「學習曲線」,所以會愈來愈熟練,愈來花愈少的時間。我很鼓勵大家也可以這麼做,因為閱讀英文網站的速度會愈來愈快,對上英文網站找資料都很有幫助。
; Q( j+ k# a9 e" l3 Q) I: G; F* h
1 H+ d3 {5 C: t9 k" H4 o$ t' B來美國,我常常自嘲是「外籍新娘」(就像越南新娘嫁到台灣一樣)(哇,我不是外籍新娘,請不要找碴,這是「比喻法」好嗎),來到一個人生地不熟、文化與國情都不同、語言又有隔閡的國家。一切都得重頭開始,一切都得學習才能知道(有遇到的才會,沒遇到的就不會),沒有白吃的午餐,也沒有得來全不費功夫的生活資訊與智慧。
4 ?2 q4 B( L4 @' ]- k) A5 ~( @ 4 Q6 h1 v- F4 B- D/ v6 g; N$ v2 E& u
在英國唸研究所時,有些同學功課好強,我卻在後頭追得好累,跟大陸同學抱怨時,大陸同學跟我說:「那是因為他們大學都有修過,所以現在學起來很輕鬆。這些課程對我們而言是新的,我們才是賺到,繳同樣的學費,我們學到更多且是全新的知識」。之後,我不再抱怨,反而高興學到好多東西。
8 |- j/ c$ G" ^/ ]( e2 u& z& V ' m( @' x, {1 h! R' D" x
同理,目前我個人是很享受這種來到異國討生活的過程,而且深知一路走來的辛苦(吃過虧、上過當、受過氣、繳了不該繳的生活學費),所以才會想把自己在生活上的一些見聞跟大家分享。也謝謝大家陪我一路走來,因為我知道有讀者,才會寫得更認真。
: y. k" k0 r8 ^" W y/ E
5 J1 m; i% W: e- ?/ G1 @) G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,也沒有永遠的專欄(嘿,那個超過 40 歲還在寫「The Sex and The City」這種年輕女孩專欄,有點超齡咧)。我很期待能步入人生的另一階段,希望能順利取得我喜歡的工 作]的 Offer,若不能每週出「灣區活動預告」,就請大家自力救濟囉!
! P* r3 B( M( u6 e! Z$ j& m/ a
, S3 o& B0 V. h/ e, k2 G有人問我怎麼有那麼時間寫網誌?我把它當成記錄生活,也把它當成「無給職工 作」,報導吃吃喝喝也是對社會有貢獻的吧?誰說政治新聞記者就一定比娛樂新聞記者還有貢獻?所以,是的,我犠牲了不少睡眠時間,因為我覺得我整理出來的資訊是有用的,所以我很高興這麼做。
2 S8 p, c( L2 t; ^
0 N& d" r, W) i* c- R) w念力有多強,動力就有多強,成就就會有多高。你希望以後成為什麼樣子的人?你希望 50 歲時的生活是怎麼樣的?先把藍圖畫好,「倒推」回來,那未來廿年該逐步做什麼才能得到此種結果,就一目瞭然了。
) J) O6 {# i1 B( c# E
- z+ I$ {6 q1 O f
$ f5 Z% U" S' Y% P& _: `
) a' q+ F8 T4 H% r2 _# O/ y+ C4 c希望大家都能心想事成,呵呵,當然是要「築夢踏實」!
( E( B$ t+ ]7 p
7 [. T, W. `/ h/ N
2 H/ c3 q R" ]! V . e+ J8 U3 f1 k2 B$ E8 b
; [5 W% b+ a- T8 {/ M
' n6 i& C4 }) b* T' b B S[ 本帖最後由 美美 於 2008-7-19 10:42 AM 編輯 ] |